美式烧烤
hchaozhe 来美国前都听说美国是美食沙漠,很多中国胃都难以适应。我这个人胃口好,也喜欢瞎吃瞎做,口味不叼,很多国家的料理也都有福消受,然而即使这样,想到要来美国学习生活,我也不免嘀咕起来,怕在美国我的胃要郁闷死。来美十年多,对于美食沙漠这个称呼我完全赞同,毕竟说起美国菜,大家也就能想起炸鸡,汉堡,烧烤这些听起来就很单调,粗糙,而且且不健康的东西,实在乏善可陈。记得有一次一个美国朋友问我,如果有朝一日,你回中国了,你最怀念美国的什么?我当时没多想,因为脑中立马就蹦出了橄榄球,美式烧烤两个词。我自己也很意外,我竟然这么喜欢美式烧烤?最近偶然看的一个烧烤比赛的真人秀,看后非常喜欢,也颇有感慨,关于美式烧烤为什么给我这么深的印象。 奈飞最近给我推送了不少美食的真人秀,其中就有这个美式烧烤的真人秀The American Barbecue Showdown。开始我其实有点怀疑的,美式烧烤不就猪肋排(pork rib),牛腩(beef brisket)么,还能有什么花样?然而两季看下来,越看越喜欢。 这个真人秀节目的形式很简单,每集比赛两位评委出题目,限定时间,每名选手独立完成,评委根据成菜打分,每轮比赛最后一名被淘汰,一直淘汰到剩余一人便是最后的冠军。 这个节目吸引我,起初纯粹是因为我真的喜欢美式烧烤。烤肉自然不用多说,猪肉,猪肋排,牛排,牛腩,鸡肉,火鸡,烤着我都爱吃。与烤肉相配的各式配菜甜点也是必备,不配烧烤我反而没那么爱吃。但是无论哪一环节的比拼,哪怕我正在吃饭或者酒足饭饱,里面的美味还是令我垂涎欲滴,让我无比羡慕里面的主持和评委。 特别要提到的是节目的两个评委,不愧是专业的厨子,并且是久经赛场的选手/评委,评委的高水平直接奠定了比赛的可看性和公平性。一方面烹饪的题目是他们出的,每一关都有不同的考核点,并且越来越难。比赛后的点评精准到位,有理有据,而且他们不只是会评价最终结果,还会在制作过程中就提供旁白和点评,可以说要让比赛有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他们功不可没。 这个节目里既有常规的烧烤,考察选手基本功;也有各种挑战花样,考验选手的技巧创意。既然是比赛而不纯是炫技,那么就要有挑战,也有策略。比赛除了第一关,每一关都有些不同的限制和要求。除却基本上从来就不够的时间,会有奇异的食材(前面提到的野味,全猪),或者特殊的烹饪条件(明火,篝火,甚至自制简易烤炉),或者规定的加工方法(比如必须要包裹成层,或者必须烤可以手撕的手感)。入围的选手都是民间的烧烤达人,大体水平不会太差,然而这种高水平的比赛,比拼的就是细节,而评委基本都能捕捉到细节的差别,指出不足,这让赢的选手有理有据,输的选手心服口服。 目前的两季节目下来,我真的是被各位参赛选手的技巧所折服,看似简单直白的烧烤能搞出这么些花样,有那么多的讲究。不管是为了节目效果,还是真实情况,有些选手真的是没有尝试过一些烧烤方法。比如第一季最后决赛烤全猪,选手们需要自己要从搭建土窑烤炉开始,并且自己想办法把猪架在烤炉上。其中一位参赛选手Tina并没有设计好怎么样防止全猪,导致她没法翻面,整个猪也几乎散架,实在是十分窘迫。 又比如第一季中段有一集选手们被随机分派不常见的野味,绝大部分选手并没有烹饪野味的经验,而那些野味拿来吃在美国也确实不太常见(比如短吻鳄),可以看得出有些食材让选手颇为不适,但他们需要冷静下来,快速的确定肉质和合适的烹饪方法。 另一方面,从应对比赛的角度,选手需要因条件而异,按照限制,特别是时间限制,改变烹饪方式。比如我自己烤肉也知道有些肉质粗糙的肉,比如beef...
2023, Jul 23 — 1 minute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