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Football看美国
来美国快六年了,说对美国知根知底不敢,但是对这个国家也知道了不少,神秘退却,是一个真实生动的国家。
一直想写写关于美国的认识和了解。但是这是一个大国,像中国一样,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直到最近两年,开始接触体验Football(关于翻译,我打算采用美式足球,以下),这个美国第一运动,才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那么我就从这个运动的角度,说说我对美国的一些印象。
来美国之前我听说过橄榄球是美国的第一运动,也知道美国有四大体育联盟:美式足球(NFL),篮球(NBA),棒球(MLB)和冰球(NHL),都是商业运行的典范。 之前这些运动我我只打过篮球,看NBA也比较多,对美国的了解也很多都是通过NBA的场上场下。现在我知道,这个黑人球员统治的联盟,其文化更多体现的只是美国的一个视角:美国黑人的文化视角。
NFL的总收入长期以来称霸这四个联盟,然而我们在国内NBA妇孺皆知,然而NFL或者橄榄球却是没人知道。这也许是因为美式足球没有那么普及。 以前我肤浅的以为这只是因为美式足球对力量,身体的要求太高,“太过暴力”,所以国人不喜欢。但是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美国人民喜欢而别的国家不太接受,实在是因为这项运动“太美国了”。
初窥美式足球
美式足球的场地大约是在一个跟足球一样大的场地进行的,长略长,宽略短。 不同在于他有很多的线,标志距离,数字旁边的小箭头指示进攻方向,数字表示码数距离对应端区的距离。两端深色的区域是端区,达阵区,也是得分的地方之一。端区边缘的小段标志区表示球门,是另一个得分区域。这些细致的码数标示是美式足球的特色,与他的规则有很密切的关系。
虽然看起来像足球,但初看这项运动,大家也许和我一样,以为美式足球都是这个样子的
为什么大家要堆在一起
最下面那个不疼么
但是实际上,大部分时候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回合就结束了,大家会被裁判分开。而比赛开始的时候,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大家都站好,再堆
来拉高一点看
这个开始的站位就很有讲究 “Line of scrimmage”.攻防两拨人分别站在球所在位置的虚拟线,这个位置就是上一次进攻结束的位置。 双方站好阵型,然后进攻开始,直到再到死球,双方再列队开始。如此往复。
很久之前我看过一个法律专栏的文章,把美国的法系与美式足球的规则做类比,主要是为了论述美国立法的精神其实是深入他们民心的。当时我不理解这个比喻,现在我理解了。
细致的阐述规则和战术,我做不到,这个不是本文的主旨。我想从几个侧面来谈谈美式足球的独特魅力,以及他所反映的美国文化特色。
美式足球是一个规则很细致的运动
美式足球给很多人的感觉,包括我没懂规则之前看的感觉,就是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打打停停的,以开球就一堆人抱来抱去,撞来撞去。一会儿打,一会儿又踢上了,每次得分数量还不一样,实在是有点让人挠头,于是观赛的体验就大幅度降低。这主要就是因为橄榄球的规则很细致,术语挺多,很难像足球篮球那样三言两语就讲清楚。
维基百科美式足球中文词条 有浅显但是足够细致的规则讲解,强烈建议去看一看 这里我就不展开说了。
总体来说,美式足球是从英式橄榄球改良而来,很多的规则有继承,演变,以及延伸,发展成为了今天的美式足球。
如果简答来说,橄榄球就是一拨进攻,一拨防守,进攻方要想尽办法把球由队员带过对方的底线,进入端区,称为达阵,这样得六分。或者在进攻得某个位置射门,把球踢进对方端区尽头的球门里,得三分。熟悉橄榄球的人知道这听起来更像英式的橄榄球。
但是要说到美式足球的最大不同,我要说是回合制(play)。回合制让美式足球有了自己的打法和特点,而他首先体现的就是规则的细致。
细说一下回合制
要细说回合制,我们要回到之前的一幅图
这幅图里攻防两方摆好阵型准备开始,这就是一个回合的开始。 在上一个回合结束的地方画一条虚拟的线,即前文提到的“Line of scrimmage”,开始前球放在这条线中点。比如图中的线就正好是在10码线上。
进攻防守的队员分别站在这条线两侧。回合开始之前双方球员不能越线。 就比如下面这个俯视的示意图所示。双方各11名队员,按自己安排好的合规则的阵型站好,回合开始前不能越线。
回合的开始不是裁判吹哨决定的,而是只要进攻的一方保证所有队员站定不动超过一秒,就可以开始进攻。进攻开始以进攻方最前线中间的队员,称为中锋,将球从地上拿起为开始。开始之后双方球员就开始进行“混战”(即所谓“scrimmage”)–互相擒抱,争抢。
正常的回合中接中锋传球的人一般为进攻的四分卫,他是进攻的核心,他一般执行传球,直接决定了这个球是自己带球向前冲,是递给另一个进攻球员(一般是跑锋,running back)以完成带球向前的操作,还是执行一次(只能执行一次)向前传球,一般是传球给。
说完进攻方,防守方在回合中的目标就是拦截(tackle)进攻的持球运动员的前进,或者阻挡甚至拦截前向传球。或者从进攻球员的手上把球抢下来。
回合什么时候结束呢?当有一方得分,或者当拦截发生使裁判认为进攻收了阻拦(一般是成功组织前进,把进攻队员抱倒),或者传递没能完成掉在了地上,或者持球队员出界时,回合就结束。
如果进行了前向传球但是未被任何人接到,那么回合结束的位置和开球的位置一样。 如果未进行前向传球,或者前向传球成功,那么持球队员所持球的最后位置就是回合结束的位置。
在回合中可能回发生攻防身份转变,一般是攻防的传球(包括所有前向,后向,侧向的)被防守方抄截,或者进攻方球员手中的球掉了被防守方捡起。那么攻防立即就地转换。回合继续,直到终止条件满足。
每个回合进攻的目标就是向前推进,回合结束的位置要比开始的位置更靠近得分线。 进攻方必须在四个回合(又叫档,down)之内推进10码。在四个回合之内一旦完成,会从新记为一档(first down),再次获得四次进攻回合的机会。 如果打完四个回合都不能累计完成10码推进,那么在四次回合之后,原地转换攻防。 因此,咋一般在第四个回合(4th down后)会选择射门得分,或者如果距离球门太远采取弃踢的方式让对方开始进攻的位置退后。
说到这里,回合的要点差不多就都点到了。想必大家已经看出,单单是一个回合,就有这么多的细节,开始前站法,开始条件,开始后传球方向,次数,球权转换的认定,结束的认定,就有很多的细节。
然而,我提到的这些只是梗概。事实上,从回合开始的站位,到传球时谁能接球,拦截球的动作规范,进攻或者防守队员阻挡他人的方式,都有非常细致的规定。而这些规定,更多的就会涉及到犯规了。 我仅举一例,进攻时要求进攻线上不能站少于七名队员(总共又11名队员), 否则将会被认为是一种违规阵式(illgeal formation)。也就是规则细致到了说连站位都要限制。
而且因为规则细致,在出现有争议的判罚时,当值的裁判会暂停比赛,反复观看录像,以便作出正确的判罚。
维基百科中“Penalty(gridiron football)” 词条中有一个章节列出了主要的犯规术语(List of Penalties ) 这里还有一个一个很好的术语介绍网站 NFL Dictionary @ SportingCharts 里面包括了很多与规则相关的术语。
回合制是规则细致的一个体现。 而这种制定细致规则的特点,我认为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美国的法律和和政治体制就有这个特点。美国议会遵照宪法制定议事规则,参加会议的各个代表按照共同利益组成党派/阵营,就像球队。议会的议事法则有很多的条条框框,法则条纹极为具体,并且再不断完善。于是议会的运转就是各个利益团体再规则之下制定策略,来推行有利于自己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法案。通常是要多个回合,反复磋商较量才能达成,就像再球场上的回合一样。 美国的司法也是很细致,甚至是案例为主导的体系,这就追加了更多的限制。控辩双方也有“回合”的感觉,循序渐进多次提审。
美国人这些在政治生活中的习惯,背后是他们处理公共事务的基本逻辑的体现。而这些基本逻辑很自然地,也就延伸到了球场上。
美式足球是一个分工明确的运动
凭什么能分工细致?
美式足球毕竟是集体运动,所以像很多的集体运动一样,分工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办法。这样可以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让队员有具体的小任务,不至于手足无措,以更好的实现整体队伍的运作。 事实上很多团体运动,比如世界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等,都有位置和职责分工。 美式足球也不例外。但是因为我前面所提到的规则的细致,但是它却把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与足球和篮球相比。 与现在足球篮球的模糊化位置的趋势相比,橄榄球的位置感特强,并且并没有减少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首先因为回合制。比赛以回合为进展,回合中的前进才有效,非回合时双方处于“暂停/休息”的状态,因此双方有换人的窗口。如果你熟悉篮球,那么美式足球的回合就相当于进攻和防守转换之间比赛要暂停一下。
回合之间虽然是可以换人的,但如果一直再走表,有时候从时间的角度换人就未必值得了。而另一个加剧分工明确的原因是停表以及暂停规则。 和美国的很多运动一样,橄榄球的规则也有停表规则。常规比赛的时间为四节,每节15分钟。但是因为有停表的存在,一场比赛常规时间也会打上三到四个小时。而什么时候停表,什么时候开始计时,都有详细的规定。这里我就不细说了。停表的存在,给予了回合间换人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这两点规则保证有时间换。
有时间换人还不够,还需要能换,并且有人可换。 美式足球的规则规则允许在非回合进行的时候换人,并且不加限制。而球队人数也保证换人可以实现。美国职业橄榄球队一支队有53名队员,而任何时候都只有11个人在场上。只因为可以整个队伍换上换下。
到底有多细?
说完了“有时间可换” 和 “有人可换”, 那我们就来看看美式足球分工有多细。
首先,橄榄球一个球队进攻,防守是两拨人,分别叫进攻组(offensive unit),防守组(defensive unit),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专门在踢球和防守踢球的特勤组(Special team unit)。根据比赛进程和战术安排,场上只会有这三个组中的一个组在场上。而职业联赛几乎没有人进攻防,有少数人因为位置相似可能会同时打进攻和特勤组,或防守和特勤组。一个特例是我们密歇根16到17赛季的Jabrill Pepper,他有时候防守进攻都打,是因为他的能力实在太出众,体能也够充沛。
其次,即使是每一个组里,打每一个位置的人,都是固定的。当然为了战术多变,各个位置的人数会变化,这个时候一般是换人,而不是让人换位置。而且既然回合之间可以自由换人,那就更加没有让一个人长期打多个位置的必要,自然就更加注意场上位置的专业化。举两个极端的例子。
四分卫这个位置是进攻的大脑,一般也是球队的明星球员,因为他是进攻中球的分配者,在职业比赛和大部分的大学比赛里,他也是在每次进攻回合开始前布置战术的人。因此,这个人需要有大局观,冷静的右脑,敏捷的思维,以及最关键的,准确快速传球的能力。当然,为了能够避免被防守球员看穿,还需要有演技。这个人很好认,在回合开始前,他是那个左顾右盼,然后喊口号开始进攻的人。[Quarterback 的图]。
另一个例子是进攻的线卫,因为他们站在进攻线上,俗称line men 。他们的职责主要是在开球后保持住进攻线,防止对方防守队员冲进来干扰四分卫,以保证四分卫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执行战术。一般进攻线上有五个这个样的人,他们很好认,因为他们一般人高马大,吨位很足,我相信很多人关于美式足球很暴力的印象一部分就来自于他们与防守队员之前的推搡和擒抱。[lineman 的图] 他们的身躯决定了他们一般跑不快,而且看起来他们不直接参与进攻球的传递,除了他们中间的中锋负责在回合开始把球从地上发起来给四分卫以开始进攻。 但是别小看这群大家伙,普遍认为他们可是整支球队里最聪明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进攻和防守都有相应的既定战术,进攻和防守都有教练叫战术。而这群护卫则不完全要记战术。他们需要根据己方进攻战术,并阅读对方的防守战术,然后来决定自己的阻击策略。正式因为这样的原因,这帮大块头们往往也有大智慧,他们学生时代的成绩都比较好,即使以后不打职业,也都能够有比较需要脑力的工作。比如大学在宾州州立大学(PSU),职业在NFL 巴尔的摩乌鸦队,司职护卫和中锋的 John Urschel,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他现在已经退役,在MIT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这里是他的主页,欢迎膜拜http://math.mit.edu/~urschel/index.html
Who wears the NFL’s smarty pants?
Meet the smartest guys on the field
再怎么分工,好歹这些各司其职的位置出场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而且足球场上也有类似的分工也还是有的。要说橄榄球分工的极致,不得不提特勤组里踢球的,有一个holder 的位置。你可能以为我说的是这个,[支架] 其实我说的是这个人。他的任务就是就是在射门的时候接发球人传过来的的球,调整好角度,放在地上,扶稳,等待踢球的队员踢出去。看起来可能是很简单的动作,但是考虑到美式足球的球不是圆的,holder放球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踢球质量。
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分工细致与西方的古代战争很像,也许是脱胎与彼。我个人觉得这也是美国崇尚个性和个体的体现,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发挥到极致,你也会是集体里不可或缺的那一环。
美式足球是一个变化很多,战术性很强的运动
这么细致的规则,那是不是打法很受限制,比赛阵势会很死板啊?这个还真不是。规则并不总是因为着死板。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唐诗是有严格的音律格式要求的,但是这并没有限制唐诗的繁荣;反过来,因为格式的限制,能驾驭这些限制的人往往很有水准。
美式足球也就是这个特点。
前文我提到了规则中的回合制,提到有暂停规则停表规则,还提到了换人和分工。这些都决定了美式足球有时间,也有队员保障,来布置和执行战术。 比赛中,我们会看到,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有换人和布置战术的机会,所以有很大的设计和发挥的余地。临场指挥的教练,以及场上叫战术的四分卫,都会有比较细致的小抄,方便叫战术。[图] 怎么样,是不是想起了我们在美国考试带的小抄(注:美国考试是一般是允许带大小的小抄的)。
而且美式足球会有教练坐在高出,开出“上帝视角”,与场边的教练,并最终和场上的四分卫直接沟通,布置/商量战术。
那么战术都说写什么呢?[Michigan 片段]
简单来说,就是说回合开始后,进攻队员的跑动路线,以及潜在的传球路线。当然这个也是有套路的。我跟小伙伴在玩美式足球的时候,也学了一些基本的战术[图]。
都是很常用的战术,但是对于没有战术素养的我们已经足够用了。[图]
当然,运动一般都是有技战术的,但是想美式足球这样可以细致的制定和执行的恐怕是没有了。这当然还是得益于规则。
跟我有啥关系么?
橄榄球看起来这么专业,这么激烈,这么有技术含量,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的确,如果说比赛的规则方方面面都是生活的延伸,那么娱乐性从和而来呢?
美式足球是美式社交文化的助推器
也许有人会觉得,回合制虽然可能能打出战术变化,但是打打停停的结果会使比赛缺乏连贯性,不像是足球,90分钟的比赛除了中场休息,球总是在运转,连贯性很强,即使作为观众,也仿佛一刻都不能停歇。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观察,那祝贺你,因为这又捕捉到了美式足球另一个很美国的地方。看球的时候,大家可以不只专注于比赛,伴随着比赛的打打停停,观众们也可以看看,聊聊,不错过比赛。看球的聚会,因此成为很常见的聚会。美国对看球的聚会有个叫法叫Tailgate party,Tailgate 指的是皮卡车的后斗门,Tailgate party就是指这种直接在车上,在体育场附近停车场就地搞起的看球聚会,通常发生在比赛时,赛前赛后居多。 如我前面所说,美式足球的打法是打打停停,恰好有助于美国人社交。 Tailgate party就是一个衍生。tailgate指的是皮卡的车斗门,Tailgate party 就指这种直接把车斗们降下来,上面放上吃的东西,就地在停车场搞的看球聚会。很形象。
美式足球的最高水平莫过于他的职业联盟NFL。而这个联盟每年的总决赛自然是重中之重,就是号称美国春晚的超级碗。称之为美国春晚,是因为观众群体太大,基本上每个美国人都会看。 围绕他的聚会,前前后后的准备以及故事,是很好的社交粘合剂。
美式足球是美国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校园运动文化很浓,学校的明星一般都是运动明星,而不是成绩出众的学生。 因此,学生们也就以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为荣。这于美国文化中重视身体素质培养,以探索自然,独立生存的精神有关。 而美式足球,对身体素质,技战术的要求程度要求高,运动员一般都高大强壮,男性魅力爆棚。作为集体运动,参与的人多,前面提到的战术变化多,使得比赛本身有很多的看头。 而大学体育联盟中参与的学校众多,而学生群体的流动性大,所以伴随着学生毕业而来的球队战绩起伏也大,特别是对于那些依仗潜质新星短时间内快速崛起缺乏强队传统的学校。而即使对传统强队,学生毕竟打球是副业,技战术水平也有所欠缺。即使大学的规则和职业比赛比略有区别,旨在增强比赛的观赏性,技战术水平的业余还是屡屡出现。然而,技战术水平的瑕疵其实也加大的比赛的戏剧性和不确定,使得大学的比赛具有相较于职业联盟独特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大学体育商业化做得很先进,几乎所有的运动都有统一的运作,而作为关注度最高的美式足球,自然是曝光率最高的。在赛季中,一般大学比赛会在周六进行,当天全美的全国和地区体育频道,会不间断的进行美式足球的转播。借助当今的电视转播技术,美式足球的影响进一步在全美铺开。
就像在电视上看足球一样,在电视上看美式足球已经足够让球迷激动。然而只有去了现场,才能够切身体会这种比赛真正的激情。 几乎每个学校的美式足球主场比赛,都是学校所在地的一大节日。 不只是参与运动本身的运动员,观众也会很容易被感染,充满激情,成为运动活动的一部分。
我原本不能理解这种看比赛的激情,直到我作为学生季票持有者,到现场观看了一整个赛季的比赛,我才真正体会现场的热烈。(放些图)
参与到这种比赛之中,能够真实的体会到最为学校学生的归属感。这种对学校的归属管,会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延续到下一代。下一代看着父辈的球队比赛长大,自然在未来学校选择上也有所偏向。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止适用于大学,甚至高中初中亦是如此。
比赛的对抗强,看点多,偶有戏剧性,良好的观赛体验,再加上商业化的助推,美式足球文化也就成了是美国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
因为美式足球的在美国校园体育的核心身份,校际间的对抗,也就成为了学校间对抗的一个焦点。在体育场上表现出众的学校会引起公众注意,在学术招生时为自己在学生的心中加印象分,从而促进生源质量。因此,从学校的角度,他们也愿意经营这种校际基于体育开启的联盟关系。 美国校际之间的体育联盟,把地域接近和规模相仿,底蕴类似的学校聚集起来。很多以体育为先导的联盟,也促进了学校之间的学生往来和学术交流,间接促进学校的学术声望。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常青藤联盟 Ivy league,其实是个体育联盟,而且说实话这些学校的体育战绩没有很强,但是因为他们本身学术水平都很高,而被传成了一个名校联盟。
个别学校之间的对抗,会始于美式足球,上升到全方位。全美有很多著名的死敌。最著名的莫过于我们密歇根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OSU)之间的对决了,这个被称为是全美第一的死敌对决(有个专门的维基百科) 。每年他们的比赛都是火星撞地球。成为死敌的原因有很多了,有两个州的历史原因(当年打过仗),历来学术争先(地点接近,同为著名公立学校),长时间的比赛历史(一百多年了),以及“反目成仇”的历史故事(知乎有个帖子讲这个事情)。成为死敌意味着什么?从老师到学生经常拿对方学校调侃,贬低,做反面教材,是常事。如果比赛到来了,还会有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举动,比如OSU校园里会把所有的M都打叉
从1897年第一次到现在我们密大以58胜,49负六平微微领先。因为我们最近实力一般,只是普通强队,我们对OSU的战绩是负少胜多。我们已经连着六年没赢过他们了(是的,从我来密大开始就没赢过)。希望我们今年好运,不敢怎么样其实上不能输!!
美式足球其实是一个男女老少都能参与的运动
美式足球的规则繁碎,即使细节众多,然而这并没有让他的参与性打折扣。正是因为规则细致,使得只需要利用规则的修改,就可以提出剔除一些身体接触,降低对抗性,从而降低身体素质(如强壮,速度)带来的优势,让普通人都能参与。腰旗橄榄球就是这样一种普通人可参与的活动。他的规则通过限制攻守队员的接触,剔除了线卫(就是那一群强壮的帮四分卫挡人的大家伙们),并且以撤去腰间的旗子,代替擒抱,让比赛只以跑位和传球来决定,不减趣味性。
顺便说一句,即使腰旗橄榄球这种本着让更多人参与的项目,也被玩出了名堂,甚至也有职业联盟,去年刚成立。American Flag Football League 这一点也符很符合美国人的精神,玩什么都有个专业的圈子。
美式足球的科技感很足
和很多的运动一样,科技的进步增强了运动的观赏性和技战术水平。而我这里只想举几个两个美式足球独有的例子。
转播技术
为了方便观众看球所在的位置,和目标的一档线的码线位置,电视转播中会画上虚拟的线。(截图)。不要小看这个小的辅助,看比赛大大容易。而且这个技术也非常有技术含量。因为他不是简单的屏幕上加条线,而是效果近似于场上真实的线,让观众看来仿佛队员也踩在这些线上。 这里有个视频科普了这个技术的前世今生。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视频转播技术的进步。
防护技术
想必大家也有这感觉,美式足球看起来十分专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球员那身“防护”:从头盔,到身上的软甲,再到脚上额护膝护板,总让人感觉这运动“动静很大”。
事实上,美式足球运动发明之初,确实是个危险运动,受伤很常见,重伤也不少见。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革新,防护的发展,其实也让运动员越来越安全。
美国人们对橄榄球的喜欢随处可见,比如临近超级碗前超市预热,工作人员也会摆出这种造型,让我都不忍心买走商品。。。
尾声
最后,让我们来复习一下